kibing group-皇冠球网手机网址

legal publicity
location: home > investor > legal publicity
投资者不可不知的破解证券诈骗四个妙招
resource: 旗滨集团 publish date:2023-11-22 hits:

证券欺诈是指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登记、清算机构及证券发行人或者发行代理人等在证券发行、交易及其相关活动中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以及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愿、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证券市场的欺诈形式可总结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地下信用交易、欺诈客户、虚假称述几种。

目前市面上,骗局与证券欺诈事件频发,造成许多投资者经济的损失。虽然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证券欺诈的打击力度,但不法分子从事证券欺诈的手法不断翻新,而且隐蔽性也越来越强。如何辨别显得尤为重要。

证券诈骗手段多样

证券市场的电信诈骗案例并不少见,今年7月份就有违法分子利用欣泰电气退市事件实施电信诈骗,同时标注“申万宏源”字样,不少散户中招接盘。当时有投资者收到短信称,有可申购新股,代码为“300372”,这实际上是退市股欣泰电气。

申万宏源随后做出澄清,称“申万宏源证券短信及相关业务平台从未发布过上述虚假新股申购信息,此为冒用申万宏源证券名义发送的信息。申万宏源就上述冒用申万宏源证券名义发布虚假信息的情况向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证券电信诈骗手段多样,最常见的是“荐股诈骗”。此前陕西证监局便披露过一起非常典型的以证券投资为名的电信连环诈骗案。在该诈骗案中,犯罪分子郭某首先是给受害人推荐翻倍股,需要交纳1.5万的服务费,之后又宣称手上有“原始股”,该原始股买入上市后能翻倍获利。

为了加强骗局的可信度,在初步“钓鱼上钩”之后,犯罪分子通过“投资管理、财务顾问、上市辅导”等专业术语,加上加盖公章股权资料,使受害人对证券投资建立了盲目的信任。

陕西证监局调查发现,犯罪分子通过打电话、互联网上“推荐股票”、“销售原始股”,表面上看都与证券业务相关联,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到,其利用“专业炒股机构”、“可将资金翻一倍”之类极具诱惑性的语言吸引投资人、收取服务费,并进一步升级为推销实际并不承销或可支配股票的行为,实质上是打着“股票”投资的幌子,借助电话、网络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

此外,随着新三板扩容,参与者数量增加,电信诈骗已经从a股市场蔓延到三板市场。

全国股转公司19日公开发布新三板特别风险提示。全国股转公司表示,近期,有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电话、微信、互联网等方式虚假宣传新三板挂牌公司拟ipo、转板、并购或定向发行股票等信息,并通过提供垫资开户,以原始股转让等方式向投资者高价出售挂牌公司股票获取巨额利润,导致受害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在此,股转公司特别提示,请您认真阅读并注意风险。

甄别诈骗的四种方式

如何自学自救,防入虎口,证监会教你四招,识别证券欺诈:

一、看营销方式

吸纳投资人来投资证券,根据法律,证券机构宣传销售时,要遵守法定的投资者门槛规定。

合法的证券机构在进行业务宣传推介时,一般会采用谨慎用语,不会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并会充分揭示业务风险。

相反,不法分子多是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亏的心理,较多采用夸张、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跟买即涨停”、“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包赚不赔”、“保证上市”、“专家一对一贴身指导”、“对接私募”等说法吸引投资者。

要知道,证券期货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可能稳赚不赔。

二、看互联网址

证券欺诈网站的网址同,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机构(如知名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的网址基础上,变换或增加一些字母、数字。

正规投资机构的网者,可通过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进行查证。不要登陆非法证券期货网站,以免误入陷阱,蒙受损失。

三、看汇款账号

一般来说,证券欺诈的目的是为了骗取投资者钱财,获取非法所得。

为达此目的,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如打折、优惠、频繁催款、制造紧迫感等方式,催促投资者尽快将资金打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

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不会用个人账户或非该机构名称的其他账户进行收款。

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的账户,投资者一定不要向其汇款。

四、看业务资质

证券业务是特许经营行业,按照规定,开展证券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未取得相应业务资格而开展证券期货业务的机构,是非法机构,请不要与这样的机构打交道,以免上当受骗。

投资者如果想要知道一家公司是否获准公开发行,可以:

1.登陆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查询行政许可信息栏目;

2.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网站查询新股发行的具体信息。

如果想要知道一家证券公司或其管理、销售人员是否具备证券资格,可以:

1. 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站(www.csrc.gov.cn)或中国证券业协会(www.sac.net.cn)进行查询;

2.登录中国期货业协会(www.cfachina.org)网站进行查询。

案例还原解析

基于证监会的四个识别证券诈骗的手段,这里列举三个案例,投资者可以选择自行入座:

案例1 以缴纳会费指导炒股为名实施诈骗

2012年4月,宋先生接到某公司电话,邀请宋先生加入公司会员,可指导宋先生炒股赚钱。宋先生交了3800元会员费,按公司指导操作也未赚钱。8月,该公司再次致电宋先生,称为弥补宋先生损失,可安排宋先生跟着做一次公司内部股票,利润非常丰厚。宋先生信以为真,向某个人银行账户汇入16000元。随后,公司多次致电宋先生,称投入越多,获利越多。而当宋先生分两次汇入32000余元、并按要求支付了2600元银行卡激活费后,便再也无法联系到公司了。

案例2 以炒作现货、期货为名实施诈骗

2013年4月,黄先生接到某公司电话,劝黄先生跟其炒作股指期货和农产品现货。黄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开户并打入8万元资金,结果第一次操作现货便亏损5万余元,随后又操作了两次股指期货,亏损了3000余元。过了一段时间,黄先生发现无法登录账户,公司称交易系统升级了,要求黄先生提供账户密码。黄先生信以为真,将密码告诉公司。结果,黄先生账户上的资金全部被转移,以前联系过的所有电话也都停机了。

案例3 利用网站实施诈骗

2014年7月,市民王先生发现某网站博客每天3点之后公布当天股票交割单,收益都很高。王先生于是与该博客所留qq联系,对方称加入会员就能跟其同步操作。王先生按对方要求向某银行账户汇款3000元会员费和2万元“吸筹资金”,次日,公司再次致电王先生,要求王先生汇款8万元作为炒股保证金。此时,王先生意识到可能上当受骗了,要求对方退还已付的2.3万元,而对方便再也无法联系了,网站博客也关闭了。

实际上,非法假冒网站或短信的诈骗方法并不高明,而且往往具有一定相似的特征,比如网页会出现承诺高收益的类似字样,有时候联系电话是手机号等;而作为证券投资者来说,也要摒弃“高额回报”、“无风险利润”等暴富心态的观念,树立良好的投资心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来源: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

网站地图